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热点关注>列表

中国社会底线难寻 官员贪少点民众就已很满意

如果仅指望以个人力量去抵抗物质的诱惑,恐怕很难。事实上,我们的社会秩序与整个消费环境有很大关系,道德水平也和物价暴涨、房价暴涨有很大关系。倘若一个人经历十几年奋斗,能够买上房,过上小康的生活,他也就不会再不择手段、冒危险去冲破底线。所以,只有让人们看到希望,人们才会恪守社会规范中的种种底线。

失控的社会造就了失控的人,价值观沦丧的背后,“潜规则”大行其道,人人为利似乎可以勇往直前而不会畏而退却。

一方面,有必要调控现在的社会分配制度,防止两极分化现象蔓延,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倡导了30多年。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应该影响到很重要的价值理念塑造,即社会公平正义。因为原则上说,经济发展追求效率,容易忽视公平。所以,目前和未来社会建设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所在,就是要实现社会福利均等化,使无论城市公民还是农村公民,都能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公平正义对当前中国社会特别重要还源于:由于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还不够彻底,有的行业利用了传统的资源优势,垄断地位带来的天生竞争优势。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经济并非完全地等价转换,中间可能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空隙与漏洞,使得一部分人违规操作,出现暴发户、贪污腐败等,还有权力寻租、权力出租、权钱交易等。处在不公平起点上的利益代表者,在公共权力缺乏有效限制、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往往成为侵害社会公正的代表,也是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的诱因之一。

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灌输和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中国人要重新讲求仁义礼智信,学习这些,比我们空讲大道理更容易接受得多,因为相比理论,保持基本的价值观无疑更容易接受。

有人对天安门广场前立起孔子塑像可能会有不同意见,而且对塑像的作用也有争议。其实,如果把塑像放在国家博物馆(微博)内,以一种欣赏的角度可能更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传统的价值观念要与现代价值观巧妙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价值重构的体系。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重塑价值体系,使人们的行为有所规范。

“底线教育”事关公民素养的形成

【作者】王旭明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

你可以不当积极分子,但是必须当一名合格公民,这是公民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以药家鑫案为例,他的悲剧正是在底线的滑坡上。越过一级又一级的底线,以至于最后将人撞伤后连砍数刀,生生把伤者扎死。药案引发我思考的是教育当中一个重要而现在又比较缺失的话题,即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底线教育”。

人的一生会面临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底线,有法律的底线、有道德的底线、有人情世故的底线等。所谓“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指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处于困境中,会作出多样化的选择。无论作出哪种选择,就公民个体而言,都是他的一种权利。而教育者的使命之一就在于让处在各种情况下的受教者作出一种适时、适当并适合他自己实际情况的底线选择。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进步,但不能退步;你可以原地踏步,但不能退步;你可以退步,但不能退到底线以下。你可以不当积极分子,但是必须当一名合格公民,这是公民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奉行的是英雄主义教育理念,不断弘扬积极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向一个又一个思想道德的高峰进取和攀登,不断走向崇高和伟大。引导积极向上当然十分正确,不过当我们考虑到教育的特质,特别是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时,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总会有一部分受教育者不以教育者意志为转移去积极向上,总有一小部分甚至会后退,那么对这部分人怎么办?

现在几乎所有家长都提出:好好学习,小学后要考上中学,以后要考上大学。反过来,如果没考上怎么办?很少有家长提前告诉孩子,没考上后可以有怎样的出路。长此以往,在受教育者心里形成了只能往上走的思路——钱越多越好,学位越多越好,人活得越风光越好。一旦没有或缺少钱、学位、风光,各种逾越底线的行为就容易诱发。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应该承担“底线教育”的责任。警官可以引导鼓励犯人积极表现减刑保释,但必须告诉他们不能翻墙越狱;经理可以要求雇员笑迎顾客,但必须告诉他们可以不笑迎却不能打骂顾客;驾校要教育学员遵守交规,但必须告诉他们肇事绝不能逃逸。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底线教育,长大后自然就会具备底线意识。而正是由于长期底线教育的缺失,因此遇到困境时行为才会毫无底线约束,比如药家鑫,比如之前福建南平杀童案的凶手等。

事实上,“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底线意识”也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底线意识”的缺失直接导向整体公民素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