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热点关注>列表

专家学者:十一五成就为新一轮增长奠定较好基础

过去五年成就将为今后新一轮可持续增长奠定较好基础

——专家学者谈“十一五”发展变化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近日,一些专家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到,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克服并战胜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将为今后五年新一轮可持续增长奠定较好的基础。

  “十一五”经济发展成就来之不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谈到,“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是空前的”。

  “十一五”前期,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偏快,内需、外需全面偏热:国内的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非常旺盛,煤电油运瓶颈约束比较突出;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25%以上。

  此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发生巨大改变: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上半年20%以上减速到个位数。去年外贸呈负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相关政策上做了方向性调整,从控制需求到扩大需求,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对此,张立群表示,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效地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加快的进程,避免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城乡统筹迈开大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2.9%,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我国以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养活全球22%的人口,再一次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五年,全国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过去五年还是我国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韩俊说,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近2600年来农民种地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还逐步建立各项农业补贴制度,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临时收储制度。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第一次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最近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完成了五年单位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污染物排放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五年来,我国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努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这些举措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循环经济取得突破,资源节约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局良好。

  在李佐军看来,“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后,我国的节能总量将达到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这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减缓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2009年上半年,我曾经给国务院提交过一个报告,建议在经常项下使用人民币计价清算。”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用“水到渠成”形容“十一五”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过程。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也确立了人民币升值的开端。此后人民币进入稳步升值期,对美元的汇率也逐渐从8.1:1的汇率升值到现在的6元多,形成了有弹性的汇率机制。

  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另一条腿正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不断推进。“贸易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企业和个人用汇的范围不断扩大。”黄泽民说。

  黄泽民表示,2009年开始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开端。最开始,是在上海等城市进行试点,现在全面推开,基本上在主要贸易口岸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从开始的东南亚和港澳台使用人民币结算,到现在和主要贸易伙伴都可以使用人民币。

  “关键还要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开放资本项下的跨境结算,在上海和香港大力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黄泽民认为,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律的继续完善,条件成熟时,未来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可兑换仍会稳步推进。

国资证券化使国企盈利能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