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热点关注>列表

孕妇之死原本是场医疗事故?

李丽云的母亲脚踢肖志军。肖一度成为“愚昧”和“冷血”的代名词 图/CFP

谁杀死了李丽云?—“丈夫拒签手术致孕妇死亡案”再调查

也谈谁杀死了李丽云?——《“丈夫拒签手术致孕妇死亡案”再调查》批判

5月5日下午,朝阳医院东院区依然是一副熙攘的景象,而地处石景山区京原路的京西分院人流量相对少了一些。就是在这家分院,2007年11月21日,发生了一场因男方拒签手术单、孕妇和胎儿双亡的悲剧。对于患者李丽云的死,男方肖志军、医院和死者双亲各执一词。事件发生后,因涉及目前百姓普遍关心的医患关系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引起广泛关注,而坚决“不签字”的肖志军则被舆论谴责为 偏执、无知、愚昧。一时间,报刊、网络乃至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这场医患之间孰是孰非及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缺陷的大讨论中。

“迟来的真相”还是常识缺失?

时隔一年多,2009年4月30日,《南方周末》在头版发表了以《谁杀死了李丽云?—“丈夫拒签手术致孕妇死亡案”再调查》为标题的文章。文章作者就李丽云的死因和剖腹产手术是否必要等问题展开调查,怀疑朝阳医院在处理上存在重大错误,指出:“在那种情况下坚持不签字,或许真的表明,肖志军可能才成了这场悲剧加闹剧中的那个明白人……”

文章刊发后,迅速被新浪、天涯、凯迪社区等网络转载。当天晚上7点,凯迪网络的猫眼看人网友“杰迪归来”在网上全文转载了该文。截至5月6日,共有回帖282个。不少网友坦陈自己感到震惊,愤怒,愧疚,震惊于“事实”原来是这样,愤怒于“医院”原来这么“无耻”,愧疚于自己曾经谴责肖志军“那个明白人”。更有网友言辞激烈地指责当事医生,称其为“杀死李丽云的真正凶手”、“白衣魔鬼”。

但与此同时,文章最重要的论据也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文章提到,“李丽云腹内胎儿胎龄在36周左右。对于孕妇而言,胎龄是个很少使用的概念,医学更多使用的是‘妊娠期’,胎龄36周的胎儿,对应的是妊娠34周的孕妇。”

时代周报记者向多位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医生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胎龄是根据胎儿实际大小解剖得出的结果,与孕妇的身高体重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难以百分之百准确地对应妊娠周。另外,除非是孕妇得了糖尿病或者营养过剩,出现“巨大儿”的情况,才可能导致胎龄36周的胎儿对应妊娠34周的孕妇。胎龄比实际妊娠周小的孕妇在临床上则很多见,比如胎龄36周的胎儿,也有可能对应妊娠38周的孕妇。该报道指“所谓孕足月,是指孕妇妊娠满38周”也是常识性错误,医生指出:“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期间分娩称为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报道据此推算胎儿不足月,质疑医院主张病人采取剖腹产的措施,显然并不成立。

更为重要的是,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产科主任医生不约而同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在这个病例中,纠缠于胎龄、妊娠周没有任何意义。根据广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临床实践,早产儿重症救治中心年抢救成功率达80%以上,曾救治成活最低孕周为25周、0.65公斤患儿。

《南方周末》文章中引述一名理疗科医生陈晓兰的质疑,认为医院“合理的做法应该是请妇产科医生到现场会诊,而不是推到妇产科去”的说法也遭到产科医生的否定,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产科主任医生激动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是常识问题,还用得着说吗?你不要再问下去了!在那么危急的情况下,只有去产科才能最有条件地同时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安危,才能及时地抢救孕妇!”

时代周报记者想要继续就网民质疑的问题请教这两位产科大夫,最终都遭到拒绝,并且一再叮嘱,上述意见只是私下交流,希望记者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除非得到院办许可。

医院失语的背后

不管是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外围医生,还是朝阳医院的当事医生,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来的对媒体的抗拒,都值得深思。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两家医院均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政工科的一位女士给出的理由是,海淀妇幼院只是一家二甲医院,不方便评价身为三甲医院的朝阳医院。她建议记者向市卫生局负责部门提出采访申请。

在朝阳医院,通往医院办公区的大门紧闭,值班的保安格外认真地盘查着来访者的身份,其认真程度让人陡生步入机关大院的错觉。一番交涉后,在F楼301室,医院党委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的吴女士接待了时代周报记者。面对记者的采访申请,吴女士表示院方目前正在忙于甲型流感的防治工作,目前不能就此事接受采访。“等到法院的裁决书出来后,真相自然会大白于天下”。

还有一种视角:社会排斥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在看了该报道以及网民讨论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对肖志军案的深入探讨,应当增加一个角度:社会排斥。即便医院按照同一标准对待所有人,弱势者可能仍然会觉得不开心,会觉得被排斥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这样的人,因此会敏感、不信任、防卫心理过强,并出现认知偏差。别人渐渐地会‘排斥’他,他也会自我封闭。最终,他受到真实伤害的几率成倍地增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的问题是,这已不是个别人的心理偏差问题,而是大面积的现象。极端案例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辨识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到了何等程度。我的看法是,中国所取得的宏大进步,事实上以严重损害微观个体的心理健康为代价。从揭露出这种代价的角度来看,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重新审视。但是难就难在,谴责没有用。谴责之下,政府只会加强各种宏观政策与宏观管理,结果,会进一步损害微观个体心理上的健康。这又是恶性循环,使因果关系更加缠绕不清。”

如郭教授所言,微观层面上的信任、责任与秩序被破坏掉以后,个人的日常生活决策变得异常艰难。而肖志军恰恰是陷入了这种艰难之中,对医生及医院无法信任,大喊“是医院害死我老婆的啊!”但是,同样的,这些失语的医生们又何尝不是陷入了另外一种不信任呢?—对媒体的极度不信任以及院方对医生发言的近乎严苛的纪律约束。

截稿时,天涯网的一个ID为“平儿医师”的网民发表了一篇长达八千多字的文章—《也谈谁杀死了李丽云?—〈“丈夫拒签手术致孕妇死亡案”再调查〉批判》,就李丽云之死的诸多疑点进行了详细的医学解析,并留下了电子邮箱,表示欢迎对话。如此坦荡的态度,或许恰恰是这个信任秩序已经普遍破坏的社会所需要的,也是肖志军们和医生们乃至于媒体们所需要学习的。(原载《时代周报》)

事件回放

孕妇感染重症肺炎

2007年11月21日下午3点左右,肖志军和妻子李丽云来到了京西分院。前天下午,他先是将妻子送到一家个体小诊所就诊,小诊所的医生当即建议他们到大医院去看病。小诊所的老板急急忙忙开着车主动将他们送到了京西分院。

“我们是来看感冒的。”带着100元钱的肖志军首先将妻子送到呼吸科看病。接诊李丽云的是医院呼吸科主任杨汀,他诊断李丽云感染了重症肺炎。这对一个产妇非常危险,呼吸科当即建议李丽云住院。“当时她已经躺不下来了,只能坐在床上喘。”医务处副主任刘宝玉说。

住院需要交纳押金。妇产科副主任赵会荣说,他们曾经询问肖志军是否有钱,对方回答:“有钱,但在老板那里。” 由于情况紧急,妇产科随即向医院申请对其进行减免费用入院。在入住妇产科二病房后,医生们诊断,肺炎已经导致产妇的心肺功能严重下降,产妇和胎儿都有危险,必须马上进行剖腹产。

“如果这时候手术,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可能可以救活母子两人。”赵会荣说。按照规定,进行任何手术前,必须得到患者或家属的签字同意。由于李丽云已经陷入昏迷,肖志军成为唯一有权签字的人。当医生将手术单递给肖志军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肖志军拒签。

怀孕女记者力劝不得

在惊心动魄的抢救期间,10多名隔壁病房的病人和家属目睹了整个过程。《检察日报》女记者吕卫红当时正在住院安胎。在得知肖志军拒签手术单后,她急忙跑去劝说。“我亲眼看见,病人的脚还在抽动,人是活着的啊!我受不了,受不了看着一个活人就这么没了,她是有救的!”

吕卫红苦苦相劝,对方却丝毫没有反应。莫非他缺钱不敢手术?吕卫红转身回到自己的病房,“我们大家给他捐助些钱吧,虽然我没什么钱,家里人看病也要用钱,但我们都愿意捐助他,一条人命哪!”她的建议得到病友家属的赞同。“当时都不敢指责他,只能好言好语地安抚。”吕卫红再次苦苦劝说,“赶紧签字吧。只要你签字,给你一万块钱!”但肖志军最终没有签字。

男子要剖尸看子

由于肖志军坚持不允许医院进行剖腹产,当晚7点,他22岁的妻子李丽云不治而亡。在李丽云死亡前的两个小时,朝阳医院京西分院(以下简称京西分院)的医生,已经确定她腹中的孩子没有了心跳。

近30名医生几乎是看着年轻的李丽云和孩子死亡的,虽然她们掌握着医治她的手段,但没有家属签字,手术是非法的。“很多女医生都哭了!”一直在现场的京西分院医务处副主任刘宝玉说。

次日上午8点,肖志军出现在太平间,继续做出让人费解的举动。太平间工作人员说,肖志军找到了妻子的身体,趴在上面嚎啕大哭,他不准许太平间将尸体放进冰柜。“他说:‘孩子可能还活着,放进冰柜会把孩子冻死的,我要让医生把孩子剖出来抚养大。’”一名工作人员说。

肖志军的举动,让太平间的工作人员怀疑他的精神不正常。在16个小时前,所有在京西分院妇产科二病房聚集的医生,都一度怀疑他的精神不正常。不过,他通过了紧急进行的精神方面的小测试,并在警察面前反应正常。

“丈母娘”的起诉

2007年11月24日,死者的母亲李小娥写了一份起诉“女婿”肖志军和朝阳医院京西分院的起诉书。

时隔一年多,2009年4月28日,北京中天司法鉴定中心,“丈夫拒签字致孕妇死亡案”的司法鉴定听证会在此举行。这起曾轰动一时的医疗事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2007法院立案时起,该案一波三折,至今尚未正式开庭。

综合自《京华时报》《南方周末》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高兴翔 张金玲)

                                                                              责任编辑:关注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