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烛摇曳,信念茁壮,微芒迎曙光
历史镜头:
抗战时期,四川宜宾市郊李庄。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吴定良等著名学者在战乱中迁播于此。这里没有电,没有水,缺医少药,林徽因罹患肺结核无法及时求治。
87岁的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清晰对记者回忆营造学社那几期著名会刊的出版:“当时非常艰难,什么条件都没有,我们只有自己印,自己装订。记得装订的时候,林徽因的老母亲也参加了。”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林徽因。恩师贫病中在油灯下完成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的情景让罗哲文记忆犹新:“为了让煤油灯更亮一点,他们搞了些小发明,在玻璃罩上加了个油烟囱似的东西……”
“日本侵略中国,中国文化遭受极大的破坏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潜心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这是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维护,也是对祖国文化的信仰和信心。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罗哲文说。
微光中,抗战漫漫长夜里中国知识分子的面影次第闪回——
作家冰心手提一位坚强小姑娘制作的小桔灯,走在山城重庆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内心充满光明与温暖;
颠沛流离的艰辛路,潮湿阴冷的大后方,故宫人日夜守护南迁国宝,创造了13427箱文物丝毫无损的奇迹;
徐悲鸿创作代表作《愚公移山》《巴人汲水》鼓舞民众抗战斗志,张大千以达摩面壁之志执着于敦煌壁画临摹传承中华文化;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陕北窑洞里,油灯下,毛泽东发表论断,巨大的信念鼓舞着人民。
“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那天,大家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打着火把在李庄狂欢了三天!”87岁的罗哲文老人回忆至此,十分激动。
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始终激荡中国人信念的浩歌!
胜利伊始,梦想绵长,“黄河”永回响
1989年7月,师从冼星海、从1940年起就指挥《黄河大合唱》的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跨越台湾海峡,首次在台湾指挥这部诞生于抗战烽火的民族交响,这也是台湾第一次上演《黄河大合唱》。
然而,在1945年之前,就有台湾同胞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召唤下,在《黄河大合唱》的感动中英勇战斗——
“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台湾同胞喊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组建“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参加祖国抗战……
台湾人民自觉将抗日斗争与回归祖国紧紧联系一起,在日本侵占台湾50年间,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牺牲65万之众。
这是记者多年前于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台湾采访时的情景——
台湾抗日组织“工友协会”会员许月里,拉着记者的手说:“父母在日本人统治时说的话‘只有中国才是我们的祖国’,沸腾在我的血脉里!”
这位当时9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一辈子有两件事最难忘:一是抗战胜利,台湾人民全岛狂欢;二是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她作为台湾3位抗日代表之一,被邀请回祖国大陆参加庆典,当卢沟桥头大炮连发50响时,她感到热血冲出胸膛。
70多岁台湾老人廖天欣,将保存近60年的《开罗宣言》交给记者。当年,十几岁的他捡到同盟国飞机撒下的印有《开罗宣言》传单,如获至宝地珍藏起来。老人将宣言中提到的日本将强占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的内容逐字逐句念给记者听,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上取得的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重归祖国怀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1949年后,尽管海峡两岸开始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然而,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期盼,扎根于两岸同胞和炎黄子孙心中。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看到中国统一的这一天。90多岁,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够长了,但对于做一个中国人来说,我还没做够!”这是许月里老人当年对记者说的话。
“在台湾指挥第一场《黄河大合唱》,当我挥棒甩出《黄河船夫曲》第一个音符的刹那,全场的气场让我血脉贲张!”回忆这场历史性演出,严良堃难抑激动。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心声。我们回望、分享66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与巨大荣光的时刻,更以无比信心瞻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