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记者必读>列表

《纽约客》的采写规范


  我在跟采访对象介绍自己杂志的时候,也会说,我敢保证这篇文章是你一生当中受到最多的关注,我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时间倾注到你的每个小细节上,虽然不保证我们文章的每个字你都满意都喜欢,但是肯定是所有媒体记者里给予你最大关注的。
  提问:您在大学里学的政治学,毕业加入美国媒体之后,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媒体训练?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老是觉得美国新闻记者非常专业,有很多的规范,工作流程也很多。你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当你转到《纽约客》的时候,《纽约客》对你的写作方式有没有改变或者影响?
  欧逸文:我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的训练,我一开始是作为实习生进入媒体。刚进入媒体的实习生都会写一些比较小的故事。刚开始会被安排去写讣告,不是因为这不重要、死人不会抱怨,而是因为去世的人还有家人、朋友,都是深爱他的人,你在讣告上把一个刚死去的人的生平事实弄错了,会很愧疚。年轻的记者会很清楚地意识到,在自己的文章里犯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在《芝加哥论坛报》上第二日刊登一个更正说前一天哪个地方写错了,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我第一次出现文章被更正的时候吓坏了,其实只是把一个街名写错了,也不算什么大错。我当时以为会被解雇,另谋其他的营生,比如当个木匠什么的。后来我没有被解雇,但我有很深的印象,这些训练、周围的工作环境给我的感觉是,犯错是一个不被允许的事。美国的记者基本上都是在一边实践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单独的训练。
  至于如何写得好,我建议你多读你喜欢的作者的文章,我是大量的读,几乎是把这些文章解剖了一遍。从头到尾,从这儿到那儿,哪些人,我会在脑子里重构这些人的工作过程。这一点对我很有帮助。《纽约客》不会直接指导你应该怎么写,但是它会从一些比较细小的方面影响你。现在一个特别重要的想法是,你的文章里的每一个字必须要给读者一点东西,必须是能够最准确地表达你意思的字或者句子才能用。一般的作者写东西的时候,一个句子这样写、那样写都没有区别。不一定每个字都那么去抠,但是在《纽约客》,如果你写得比较模糊和潦草的话,编辑会在模糊的地方拿红笔在旁边批一下,到时候你还得改,你可能会花一天或半天的时间想一个句子。比如你怎么描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于美国来说,这么抽象的一个政治运动,你要跟其他国家的政治运动区别开来,你要找一个比较独特的、个人的视角,而不是随便哪个杂志哪篇文章都会有的视角。这可能是《纽约客》给我的影响吧。
  提问:我的问题是关于怎么选题和怎么写的。《纽约客》大部分读者在美国,您的读者也大多是对中国感兴趣的。在某种程度上讲,虽然写的是特别具体的人和事,您有没有考虑过给读者呈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通过这些文章间接地告诉他们中国在发生了哪些事,是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他们也在选择怎么认知。您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欧逸文:我到中国之后,把写的第一篇文章发给编辑看,编辑给我的意见是,你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刚到中国来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听上去有点奇怪,不是需要我们不带西方人的观点和眼光,用中国的经验来写中国的故事吗?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可能是大部分的西方读者还是希望能有一个他们熟悉的语境让他们了解这个故事。在我写的文章里有一个恒定的主题,就是变化。这看起来比较普通,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但实际上挺不容易的。现在感觉美国一直没什么变化。我有个中国朋友去了纽约,回来之后说今年的感受和去年差不多。现在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像中国那样,生活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写文章要找两个感受,一是身处这个变化当中是什么感受,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像处在社会上层那些受益者一样,在观看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你是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
  张立宪:我手头还有大家递上的几个纸条,简单问几个问题:根据你的观察,你在中国,和本土记者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中国记者在国外和当地记者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第二个问题是一个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提的,问你对她有什么建议?她喜欢传媒,大学专业是学政治学还是学传媒?第三个问题是你来评价一下,你和何伟谁写得好?
  欧逸文:我觉得第三个问题比较容易,我觉得何伟是一个更好的作者。
  第一个问题,可能作为一个外来者、局外人,我带来了一种和本地人不一样的视角,因为背负的是不一样的历史,看东西也是从不一样的角度。有的人会觉得你这是西方人的角度、美国人的角度,过于主观,不够客观。我知道一位著名的波兰游记作家,走了世界很多地方,写的很多文章都很棒。但是对于什么是波兰的角度,什么是波兰人的眼光,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他写得很棒。
  关于第二个问题,应该上什么大学,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闻学院的训练,但是我现在成了一个新闻记者。我自己招人,也不会单纯因为他是学新闻出身才雇佣他,要看他是否有天然的好奇心,够不够勤奋和努力,愿不愿意为这一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工作上的热情和好奇心比专业训练管用得多。
  张立宪:最后请小欧说几句结束语。
  欧逸文:感谢老六,作为一个外媒,往往会被人觉得只是把中国当成一个话题,想在中国人身上捞点什么带走。非常高兴在中国有这么多读者和同行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认可和支持,这一点对我而言非常宝贵。也感谢翻译杜杜小姐,感谢到场的各位。
  张立宪:刚才的纸条上还有一个问题,问《纽约客》已经八十六岁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去年也是在这个场地,LP的CEO 马修先生(Matthew Goldberg)讲他们的经营之道和编辑理念的时候,现场一个同行说,你讲的道理都很简单,很容易做到啊,你有没有更好的秘诀?马修先生说他不愿意讲新的秘诀了。今天小欧讲的《纽约客》的秘诀,也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一本杂志就这样做了八十六年。我们能不能也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到?
  谢谢大家,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下一页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点关注
图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