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记者必读>列表

詹国枢:五句话中的最后一句就是最高境界是通俗

 12月8日18:00,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赴高校系列讲座走进北京大学,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作题为“妙手著文章——谈谈新闻写作的技巧”的讲座。

    [詹国枢]最后一句话,最高境界是通俗。举个例子,十多年前,杨尚德主任从计委开会回来,他说开的是关于规模经济的研讨会,拿回来不少材料,说你拿去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讲讲规模经济是怎么回事,说说它的重要性。回来以后我把材料仔细阅读了一遍,又补充查找了一些材料,写了一篇文章,叫《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

    朋友你吃过饺子吗?你知道饺子是怎么煮出来的吗?你一定会说当然吃过,也知道是怎么煮出来的。如果我给你提一个要求,要你别煮多了,只煮一个饺子,你会同意吗?你肯定会说要煮就煮一锅,谁会只煮一个。然而我们的不少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正在干着煮一个饺子的傻事。接下来就讲规模经济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大多数行业一定要讲规模经济以及我们怎么样讲规模经济。

    述评发表以后,当天在编辑部受到好评,大家认为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把规模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讲清楚了。碰到一些同行认为这是老张的代表作。如果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是一种常识的话,类似常识还有很多。 

    这样的文章写得多了,冷静想想,从理论升华升华,我把它概括为新闻记者的第二种翻译,什么叫做第二种翻译呢?日常生活中的第一种翻译就是把中文翻译成外文,或者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这是外交部或者外文局翻译们干的活。而新闻记者干的是什么呢?我们也在从事翻译工作,不过不是把中文翻译成外文,也不是把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把日常生活中,读者想了解、想知道但又不一定搞得清楚、明白的事情,通过我们的采访,翻译成他们搞得清楚的各种报道。 

    第二种翻译其实就是报道的通俗化。为什么新闻报道,尤其是经济报道要追求通俗化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从我们的报道内容看,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五彩缤纷、纷繁复杂,如果这些现象、行为、理论不通过记者的提炼、加工,把它通俗的翻译出来,一个普通的读者是不可能具备那么全面的知识,因而也是很难看懂这些报道的。

    第二,从读者的对象看,现代社会工作非常紧张,生活节奏很快,加之信息渠道、资讯来源丰富,所以人们对新闻报道有了快餐式、通俗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新闻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如果写的深奥、晦涩、曲里拐弯,他们就没有那份闲心,也懒得看。真有本事的人不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而是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的确,真正的经济学大家也正是那些最能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比如说前些年中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历史性的专项了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东西多的卖不出去。 

    于是中央提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呢?有些经济学家概括成两句话,一句话叫做百姓不买政府买。另一句叫做现在不买将来买。百姓不买政府买是什么意思呢?老百姓不掏钱买东西,那由政府掏钱买。买什么呢?当然不是买日用百货,而是修公路、拉电网搞建设。现在不买将来买,就是说如今政府掏得出那么多钱呢?不要紧,现在没有钱可以借,从银行借,发国债就是拿将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短短两句话,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说得清清楚楚。 

    再举个例子,我还开过一个专栏,叫深意浅析。经济学理论被一些人有意无意说得太高深、太复杂了,我用第二种翻译给翻译出来。我每一篇用1400字讲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讲了两年,大约讲了20几个,我觉得是江郎才尽,也实在没有太多的、通俗的经济学理论好讲。后来我就停业,但是他们不行,非让我写。我写过一篇《幸福公式》,我念一下。

  (文章内容)

    上海有家杂志,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杭州作调查后,推出了一个“六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六城市中,收入最高的上海,幸福指数排在倒数第二。收入最低的成都,幸福指数却较高,位居六城市亚军。收入居中的杭州,幸福指数最高,在六城市中夺得第一。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幸福和金钱没有关系吗?中央电视台摘播此新闻时,年轻漂亮的女主播一脸天真地发问:如果幸福和金钱没有关系,那它又和什么有关系呢?女主播的发问,乍听起来,很难回答。不过以经济学理论分析之,问题就简单多了。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把幸福的内涵界定清楚。究竟什么叫幸福呢?笔者以为,所谓幸福,就是需求的满足。换句话说,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

    我记得在复旦大学的时候,我28岁进复旦大学,32岁出复旦大学。大家都想探求什么叫幸福?我记得在新闻系,我到哲学系,哲学就是想把事情搞清楚。一个教室里贴满了究竟什么叫幸福。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大家记住我这句话,这是我说的第六句话,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 

  (文章内容)

    日常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事例,证明了这个道理。比如,炎炎夏日,沙漠跋涉,又干又渴。此时,你最需要什么呢?当然是水。而恰恰此时,一位带足了水的同行赶上来,把一壶水递给你,你脖子一仰,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此时,你是什么感觉?当然非常幸福!因为此时此刻,你对水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

    然而,同样是水。当你刚刚喝了茶,别人再递过水来你喝时,你还会有幸福感吗?没有,肯定没有了。因为,此时此刻,你已经没有了喝水的需求。类似例子,还有很多。需求的满足就是幸福——按照这个界定,笔者设计出一个经济公式,用以衡量一个人究竟幸福不幸福。这个公式就是:幸福=供给/需求。

   这里说的供给,是指一个人在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以及在安全、归属、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供给。这里说的需求,则是指对于以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按照幸福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幸福与供给成正比。即,在人的需求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分母不变),你所能得到的东西(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越多,供给越是充分,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

    其二,幸福与需求成反比。即,在人的供给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分子不变),你的需求和欲望(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越是强烈,你就会感到越是不幸福。这就是笔者“发明”的幸福公式。用这个公式分析六城市幸福指数,女主播的问题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上海居民收入最高,其幸福指数却较低呢?因为,上海居民的供给虽然最为充足,分子最大,但是,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六城市中最强烈的,其分母也非常大,所以,其幸福指数较低。 

    同样道理,成都居民虽然供给最不充足,分子较小,但其需求不高,分母并不大,所以,其幸福指数较高。按照幸福公式,一个人要想得到(准确说是“感到”)幸福,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怎么办呢?很好办,摆在面前的,无非两条路。第一条路,在你对生活的需求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就在供给上好好使劲,多挣一些钱,多创造一些享受吧。你所能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供给和享受越多,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

   第二条路,在你的供给相对稳定或一时很难改变的情况下,就往自己的需求上多下功夫,少一些欲求,少一点奢望吧。你对欲望调节和控制得越好,使自己的需求越是淡泊,你就会感到越是幸福。一般说来,以上两条路,西方人较多地在供给上使劲,拼命挣得多些再多些;东方人则更注重调节心理,想办法克制欲求。两条道路,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手段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你想得到幸福吗?不妨试试幸福公式。

    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

                                                                            (大众科技报 记者 王富亮 收集于网络)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bd3b0010007vn.html) - 詹国枢:五句话中的最后一句就是最高境界是通俗_北溟鱼_新浪博客
推荐阅读
图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