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深度报道>列表

中国183城市欲建国际大都市 名人故里争夺成风



  据长期关注城市形象研究的文化学者陈勇介绍,中国内地大小2000多座城市(包括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几乎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与营销城市,除形象广告、征集市歌、申遗、改名、选形象大使、建地标外,对于征集城市口号也热情高涨。

  地方政府常以重奖的形式征集城市口号,少则三五千,多则数十万。重庆市政府以重金策划出“没到过重庆,不了解中国”,一度当选上述“十大雷人口号”之首。对它的质疑不是因为出格,而是太没特色,“没到过吐鲁番”、“没到过漠河”,像是一道万能填空题。

  无比正确的废话

  如同石家庄的城市口号一样,让人猜谜、相互山寨是中国城市口号的通病:“拥抱碧海蓝天,体验渔家风情”,是三亚吗?不,答案是威海。“文化圣地,天鹅之城”,谁能想到指的是三门峡呢?

  陈勇告诉本刊记者,整理当今国内的城市口号,会发现很少有能划到四个队伍之外的:

  一是某某之都或某某之城,这个最简单,有什么出产,有什么产业,填上就得。

  二是由苏杭领队的“天堂在人间”,天堂、仙境、伊甸园成了许多城市的标签:“焦作山水,人间仙境”(焦作);“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园”(浙江象山县);“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义乌),等等。其实把某某之都,直接改成某某天堂,一般都无不可。

  三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成功,引发“山水类”口号扎堆:“福山福水福州游”;“奇山秀水绿南宁”;“多情山水,天下洲城”(长沙)。以中国的地貌,大部分城市要找出些小山小水都不难,这些山水是否有代表性?还是和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用的山水家园、山水花苑一样,只是个噱头?

  四是给西方地名做“二房”。如在宣传中自比“东方日内瓦”的地区,就有石家庄、秦皇岛、肇庆、昆明、大理、巢湖、无锡、上海崇明等,还不算自称“东方小日内瓦”的,以及把发展目标定为“即将建成东方日内瓦”的。

  在陈勇看来,上述现象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发展向西方看齐的努力和与西方文化抗衡的心态,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中国城市在文化上的不自信,甚至是极度自卑。

  在2008年的一次旅游专家座谈会上,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魏小安指出:“城市口号最容易变成正确的废话。”

  “要么因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强大惯性而显得很"虚",要么出于市场利益诉求而太"实",这是目前城市口号的两种极端化表现。”陈勇说。

  失落的城市精神

  定位混乱、推广不力、缺乏国际视野、设计粗糙、公众参与度不足,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彦平给城市口号总结了这些病症。

  口号,就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参考该定义,目前中国的城市口号大都难担这一重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解释说,城市口号出现克隆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城市的今天不了解;二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之路也不了解。

  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在顾晓鸣看来,我们需要的是精神追求,一种崇高感和超越感,提炼形成主题词的形式,让口号体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科研处处长梁保尔告诉本刊,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的追求,是内化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法则。城市精神需要通过有代表性的符号解读出来,而城市口号最具代表性。“"动感香港"这个口号很成功,因为它体现了香港工业、经济和文化的动态与香港人的活力。”

  要诠释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城市进行明确定位,否则会事倍功半。如广州的城市口号“一日读懂两千年”,既想照顾到该城市多元的历史,又想打造现代主题文化,由于定位不明,不知取舍,容易不知所云。

  刘彦平举例道,往往一个城市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偏偏定位偏差,如大同,云冈石窟闻名中外,却把自己叫做“煤炭之都”;瓯越古地、南戏故里的温州,以“中国鞋都”自得;还有古都南京,自称“博爱之都”,反遭网民揶揄。

  前提是“酒要好”

  陈勇说,一些名不副实、有悖于文化内涵的口号,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不仅对城市建设没有推动,反而对城市形象产生负面作用。如“生态型城市”的提出,并不适合所有的城市。即使初始条件符合,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真正实施并达到效果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持续发展。此类漂亮口号只会助长城市发展的浮夸风气。

  城市口号应该是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不仅包含历史文化基础,还必须有群众基础。刘彦平对在城市口号的塑造中民间参与严重不足表示担忧。他认为,城市品牌的实质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城市历史的自豪感、对城市发展前景信心的综合表达。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所以城市品牌从设计、管理到增值,都应有市民的参与。

  民间参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去年浙江宁波举行了口号海选,最后选定的一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就是出自一对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夫妻之手。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口号征集。”在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储嘉康看来,口号征集活动客观上让宁波以外的人努力了解宁波,认知宁波,这就是宁波城市影响力的到达。

  然而即使是口号海选,决定权仍在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包亚明表示,归根到底目前的城市口号都是官方意志的体现,地方领导在选择上有最大的影响力。而仅凭领导意志或政绩需要作为城市口号选择和宣传的背后推手,常常导致城市口号的随意性强而生命力弱,不是遭诟病,就是被遗忘。

  包亚明表示,小地方特色鲜明,容易提炼出特色,如江西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然而像上海这样的多元化大城市,很难用一句话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