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的一大特点是网点数量众多,同时对车主而言也更有品牌保障。连锁店统一收费、统一形象,配件来源充足,技术实力雄厚,这种模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美国,最大的汽修企业就是连锁集团,拥有数千家门店。在这种模式下,困扰车主的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而连锁经营就是要降低利润、营造良好的后市场消费环境。
汽车后市场的连锁品牌经营从驰耐普、美丽狮这些以卖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开始,如今已逐步过渡到月福、爱义行这些以提供服务为主要赢利模式的连锁经营,将来这个模式会逐渐成熟,出现更多的知名连锁汽车维修企业。连锁化、品牌化经营要求这类维修厂规模较大,生产设备精良,维修人员受过统一培训,在技术上具有权威性,服务对象主要是品牌车。
加大对维修市场的监督力度
汽车投诉网专家大陈认为,必须 加大对维修市场的监督力度。目前针对汽车维修市场的法规主要是2005年由交通部颁布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比如第27条规定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出具结算票据和结算清单的,维修方有权拒绝支付费用”以及第33条规定的“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合格的,维修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未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机动车,不得交付使用,车主可以拒绝交费或接车。”然而,以上规定在很多地方就没有得到落实,很多车主正是因为没有拿到第一手的维修单据,导致在以后维权时没有证据而败诉。
其次,需要针对现有的法规进行完善和细化。比如价格公示表悬挂位置、如何防范维修店“以换代修”等等,还有关于在维修保养过程中车主进行拍摄的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加以明确。
再次,应该提高入行门槛以规范市场。形成目前鱼目混珠的汽车维修市场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汽车后市场一向被认为是暴利,由于门槛低,很多企业很容易进入汽修领域。制度上的缺失造成混乱,使得之后的一系列整顿都成为“亡羊补牢”。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汽车维修行业都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首先经营者即厂长或经理必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三年以上、经过培训并取得政府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方有资格申请成立汽车维修企业;其次所成立的汽车维修企业必须达到该行业开业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此外,所有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
多层次汽车维修市场建设势在必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从业人员超过200万,年维修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庞大产业。然而,在我国汽车消费数量急剧膨胀的背景下,汽车维修市场的质量缺陷却日益显现出来。维修设备更新慢、维修技术有欠缺、维修人员服务差、维修价格高等等问题频遭消费者的诟病。
汽车维修市场的乱象背后,其实正是市场竞争的缺失。据了解,虽然很多消费者对4S店不满,但目前大部分的车主还是会选择4S店作为汽车维修和保养的地点。而4S店之所以能够成为业内“老大”,成为汽车维修市场的强势一方,和其市场垄断地位也不无关系。4S店都是由整车生产厂家直接供应配件,也是惟一的配件供应渠道,因此配件在出厂时价位就较高。此外,目前的维修技术比以前要先进,许多以前靠人工操作检验或借助普通机械检验的部分,现在通过高精密仪器对照汽车本身的参数就可以检测,而这个参数往往掌握在厂家手里,也是惟一渠道。
而正是这“两项惟一”,抬高了4S店的维修成本,也提高了收费标准。因为垄断,厂家会把这些零部件加价后卖给经销商,某种意义上扮演着“零部件总经销”的角色;经销商再次加价卖给消费者,由此,零部件厂家、整车厂家、汽车经销商形成了一条默契的利益链,消费者是这条利益链的最后“买单者”。同时由于一个品牌的4S店在各地数量有限,所以维修量较大,导致速度慢。
与此同时,路边店、汽配城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不法经营、滥竽充数充斥整个市场,以次充好、以换代修、真假混淆、漫天要价的情形也都存在,让车主不敢轻易消费。
汽车维修服务提供者,要不就高端高价,要不就低端低价,两极化趋势严重,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消费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解决之道显而易见,弥补在两极中间的空缺即可。即打破4S店这“两项惟一”的垄断,培育一批专业而规范的维修企业,与4S店和小汽修形成局部竞争态势,在我国建立高中低多档次、多层次汽车维修市场。
此外,在政策法规方面,鉴于我国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格局本就应该有高、中、低多档次、多层次来满足不同水平的需求,既然消费者现在需要“中间地带”的维修企业,那么有关部门就应该支持其发展,并引导这类企业从一开始就走向正规。
国外维修行业现状
美国:连锁经营唱主角
专业连锁维修店是美国人为驾车维护的首选,许多人把它形象地比作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的“麦当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汽车大国,除了一些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巨大贡献外,汽车连锁业的逐渐完善可谓功不可没。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汽车维修行业的连锁经营模式就已经开始了它的首航,其着眼点放在专业性和广泛性上,在美国的50个州随处可见这种连锁经营模式的汽车维修保养店。
加拿大:行业标准有特色
加拿大的汽车修理已成为一种产业,而专业的汽车技工需要为车主提供汽车性能评估、汽车维修以及保养维护的服务。
为了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加强驾车者和汽车服务商之间的联系,解决双方的纠纷和常见问题,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国有的非赢利性机构———“驾车者安全担保计划”(MPC),为汽车驾驶员和服务商提供有关汽车维修养护方面的培训,并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监管全国的汽车零售商、销售公司团体和维修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