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大学教授—副市长—巨贪,这是陈兴銮的人生轨迹。陈兴銮从小吃苦耐劳,聪明勤奋,工作后颇有成就,并且顺利走上仕途。然而他在从政不久便大肆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最终成为一个“日进万金”的巨贪。
陈兴銮从踏入仕途到落入法网,时间只有10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教授副市长的政治生命如此短暂?本报记者多方求证,试图还原陈兴銮的这段人生轨迹。
雨夜家门口落网
2008年 8月22日凌晨,下了一整天的雨依然没有停。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东营市一处别墅区。透过被雨水模糊的车窗,陈兴銮依稀看见自己家客厅的灯还亮着。妻子徐亚丽在等他。
一周前,李某某和陈某某(二人均另案处理)的突然被逮捕,让陈兴銮有些措手不及。他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被捕意味着什么。陈兴銮找了借口向市委请假外出。他要出去“活动活动”,说出口的是为李某某开脱,实际上是保自己。然而,一天之内,他从东营赶到济南,从济南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返回济南,最终失望地从济南回到东营。
车子停稳,秘书打开车门,陈兴銮迈步下来。这时,几名等候已久的检察人员走上前去。
“你是陈兴銮么?”
“是的。”
“我们是检察院的,需要向你了解一些情况,请你配合,跟我们走一趟。”
看着眼前这些陌生的面孔,陈兴銮一时蒙了,“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再次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家,他叹了口气,上了检察院的车。一同被带走的,还有他的司机和秘书。
他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他不知道,检察人员已经对其秘密侦查了4个多月。
其实,几年来,接连不断的控告举报陈兴銮涉嫌违法违纪的信件,早已引起了各级纪检、检察机关的关注。有关部门曾几次找陈兴銮谈话,让其交代自己的问题。但每次陈兴銮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是清白的,并声称是有人在诬陷他。2008 年夏天,日照市检察院查办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主动检举了与陈兴銮大量不正当的经济往来,陈兴銮涉嫌严重经济犯罪。由此,检察机关开始了对陈兴銮的秘密调查。
抓捕陈兴銮后,办案人员连夜把陈兴銮等3人押往日照,另一路办案人员赶往陈兴銮的家中和办公室进行搜查。然而,在陈兴銮家搜查的结果有些出乎办案人员的意料:其妻徐亚丽竟然连一枚金戒指都没有,家中也没有多少存款和现金。此时的陈兴銮也从最初的惊慌中慢慢镇定下来,故意和审讯人员打起马虎眼。不过,当侦查人员拿出确凿证据后,他才开始交代,说自己确实收过别人的一点钱,不过他正准备退还,准备退的钱都放在石油大学(华东)原来的房子里了。检察人员赶到其在石油大学(华东)的房子里,不料却再次扑了个空。房子里没有陈所说的那些钱。
抓贼抓赃。从事多年反贪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省检察院李少华副检察长果断决定,改变侦查方向,从陈兴銮的妻子徐亚丽处打开缺口。经过对其反复讲解政策,徐亚丽交代,陈兴銮准备退还的钱都在黄岛。
在黄岛,陈兴銮有两套房子,其中一套房子里住着徐亚丽的妹妹徐某某。在这两套房子里,办案人员在一些鞋盒子和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中,发现了大量购物卡、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以及近百个信封,每个信封里装着5000到50000元数额不等的现金,信封上面都写着送钱人的名字。这正是陈兴銮所谓准备退还的受贿款。
10年:从高校到高墙
翻开陈兴銮的简历,其被捕之前的人生经历可谓一帆风顺。
1957年 5月,陈兴銮出生在沾化县的一个小村,他在家排行老三,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在那个位于黄河尾闾的小村子里,他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半饥饿状态中度过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村里人说,陈兴銮从小就懂事,聪敏好学,吃苦耐劳,非常勤奋,很少让家人操心。
1975年,18岁的陈兴銮成为沾化县农业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3年之后,他考取了华东石油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由于成绩优异,4年大学毕业后,陈兴銮顺利成为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的一名助教。1988年 6月,他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毕业后,担任石油大学(1988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炼制系有机化工教研室副主任。在高校工作的8年里,陈兴銮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颇受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这样一直到了 1996年 12月,陈兴銮的人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折。这一年,陈兴銮被选拔为东营区科技副区长。
在担任科技副区长的同时,他还是石油大学炼制系有机化工教研室副主任。两年之后,陈兴銮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更大变化”。当时,为了提升干部素质,当地开始提拔年轻、高学历的干部。就这样,从1998年 10月开始,陈兴銮开始担任东营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正式告别高校生活,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陈兴銮慢慢地在“各种诱惑面前放弃了抵抗”,大肆收受钱财,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和行政执法证件换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