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深度报道>列表

“暗度陈仓”——部分官员如此落实八项规定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劲峰 杨玉华 徐蕊)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来,各地普遍反映党政机关“大吃大喝少了,节俭办事多了;文山会海少了,工作效率高了;前呼后拥少了,轻车简从多了”。不少领导干部表示,禁止吃吃喝喝、接来送往,实则是帮干部“减负”,“以往需三天才能办完的工作,现在一天就能完成”。

    然而,记者在一些地区基层采访了解到,在各地严厉监督的高压之下,部分干部职工在办公用房、配备公务车辆、公款费用报销等方面,还存在暗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等现象,值得警惕。

    【偷梁换柱:增加桌椅、摊低面积】随着媒体曝光和暗访检查力度加大,超标准占用办公用房现象已成“众矢之的”。一位基层科级干部告诉记者,他所在县直机构办公楼数年前早已盖好,再按标准改造办公室难度大。因此很多单位将以往没有或共用办公桌的编外人员、离退休人员,每人增加一套桌椅,如此“增加人员、摊低面积”以求达标。

    “按规定科级干部办公面积不能超过9平方米,接近20平米的办公室内,再摆一张办公桌,特意摆上退休人员的工作牌。”这名科级干部说,这样办公面积平摊下来只有9平方米,而退休人员肯定不会来上班,工作牌上也看不出,“因此就添加一套桌椅,超标办公室依旧能继续单独使用,又能稳妥应付媒体或上级调查”。

    【挪移躲闪:另行落户、临时借用】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机关干部公务用车豪华化、专车化现象有所遏制,但少数地区和部门却想方设法在公车配备、公车私用上“钻空子”。一般公车排量要求1.8以下,原来2.0等超标公车就换成1.8T,性能更好价格更高;接送孩子、外出吃喝、清明扫墓,公车停在偏僻地带、送完就走。

    湖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长期以来“一把手”配专车在县直部门已成常态,部分强势机构连副职都有“专车接送”。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领导专车、超标车,落户到下属学校、医院、企业等机构内躲避检查,即使被举报,也能搬出“临时借用”这块挡箭牌。

    【巧立名目:借助评比、节后补发】今年3月份,中央纪委通报湖北省赤壁市地税局春节突击发钱等典型案例后,许多党政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传统的逢年过节,发放物资或购物卡现象,大部分已被禁止。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说,想着平常工作也挺辛苦,给大家谋些福利,因此就变着法子、改换名目、私下发放。

    “现在各项评比创建多,获得这些荣誉给职工增发一定津贴或奖金,是政策允许的。”一位基层干部坦言,“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档案管理达标单位”,绝大多数单位每年都能获得几项奖励或荣誉,机关趁机将各类节日福利给补上,“节前发改节后发,过节物资变工作奖金,大伙都心知肚明”。

    【移花接木:名为培训、实为旅游】今年来,武汉青山一街道组织10名工作人赴海南公款旅游、河南新乡民族宗教局组织公款旅游等事件,先后被中央纪委通报后,严禁公款旅游已成为各地一条“高压线”。但一些“管不住腿”的领导干部还是“对策”频出,“领导出游、企业买单”“名为培训、实为旅游”等现象依旧时有发生。

    中部地区一乡镇干部透露,不久前参加全县干部党校培训,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前往江西井冈山培训学习。4天培训时间,仅第一天组织大家集中培训,其余时间都是在当地参观游览,所有费用都在培训费用中开支。

    【以小化大:变换发票、照吃不误】很多地区为杜绝公款吃喝,明文规定餐饮发票一律不能用于报销。但一些地方仍然会出现将餐饮发票换成小额购物发票,“照吃不误”。一位县级政府机关接待负责人告诉记者,上级领导和外地财神都得罪不起,各级检查和招商引资照常得接待。

    这位负责人说,为不违反规定,现在所有餐饮发票都得换成超市定额发票,1000元的换成两张500的,发票上就写日用品或办公用品,或者用相对小额的加油票来充顶,“只要把具体情况给报账领导说明,领导也会睁只眼闭只眼签字”。

    盘点被八项规定管住的那些“行业”

    落实八项规定不放松,需权力透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