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食品安全>列表

国际粮价在“飞” 粮食需求大国的我们如何应对

    另外。流动性泛滥正在成为一个长周期、全球性的经济现象。美联储兑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这一年游资身影频繁现身,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粮食属性“金融化”成为推高粮价的最大推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生物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粮食作为商品在资本市场中的运作,粮食“金融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粮食期货在一定时间内被大量热钱肆意炒作,不仅放大了粮食的实际价值,同时也加剧了粮食本身供求关系转变的不确定性和粮价的波动性。

    国际影响将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时候,要保持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和供需的平衡,关键的着眼点还是在国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高度自给的粮食安全政策,但是仍有部分粮食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2010年的粮食进口量显著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份,中国谷物进口量达到551万吨,同比增长106.3%。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虽然2010年中国大部分粮价涨幅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进口量仍继续增加,则国际影响将会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详细

我国粮价须谨防输入性压力

    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我们的有利因素不少――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2010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消费继续稳步增长,产需总量基本平衡;此外,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地方储备粮和食用油储备分别比2005年增加26%和208%。

    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国际市场形成的涨价预期,将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影响到我国市场。而国际粮价上涨的预期,更是将对我国粮食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粮食惜售、屯粮现象便是这种影响的体现。而一旦出现惜售和屯粮的现象,则势必引发粮食价格的波动。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应增强储备粮的投放力度,果断出手干预市场,防止粮食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此外,国家除了继续完善拍卖粮食出库政策之外,当前应该完善定向销售政策,以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等关键指标为主要参考,扩大企业参与范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