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答案是,全世界的廉价粮食确实在减少。造成这种供应短缺的原因是,各国政府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未能出资进行农业基础研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小农进行提高生产所需的培训。
直到不久前,世界粮食危机相对而言非常罕见,100年里发生大约3次,间隔三四十年。上一次真正具有全球影响的粮食危机发生在1972—1974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实际大米价格上升206.3%,实际小麦价格上升118.2%,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相比之下不算严重。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价格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上涨96.7%,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没有达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最高点。然而,仅仅几年之后,我们又在谈论粮食价格了。 <<<详细
1月18日,孟加拉国民众正在排队买米。(资料图片)
农产品期货的上涨吸引了投机资金炒作,而且资金还在不断流入。
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持仓数据显示,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基金持仓都在历史高位。
据统计,截至2月1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大豆、小麦期货总持仓量1669116手、677852手和545753手,规模继续上升
新湖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叶燕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农产品期货呈现了单边上涨趋势,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供需存在一定缺口;另一方面2011年国际期货市场仍受美元贬值以及市场流动性过剩因素影响,因此农产品期货仍有上涨空间,而且持仓规模还会不断增长。”
不过,他提醒投资者,未来市场走势将更加复杂,农产品期货的上涨步调可能比较杂乱,而且由市场资金推动的价格既能暴涨也容易暴跌,未来价格波动将加剧,投资风险将上升。 <<<详细
“国际粮价正在飙升至危险水平,并威胁到全球数千万人生计。”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月15日的这番警告,让粮食安全问题在过去一周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当前,从亚洲到中东,再到拉丁美洲,国际粮价走势正牵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数人敏感的神经。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到底有多严重?据世行最新统计,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已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粮价飙升,到底谁是背后推手?
目前来看,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全球粮食主产区收成等是主因。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印钞机”,客观上造成美元贬值预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正如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所言,“粮食危机其实是美元危机”。
过去多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国际粮价更易波动。金融市场投资者“超前”和“恐慌”心理,放大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范围。
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生物燃料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几年前已被世行的一份内部报告所证实。此事2008年经英国《卫报》报道后,曾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当前,仍有少数西方人士认为,“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导致国际粮价飙升”,但此类言论明显缺乏事实基础。至于“中国干旱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者在炒作农产品期货时找到的一个“蹩脚由头”而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