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媒体联动>列表

专家称找神农架野人意义重大 可扬国威

        [导读]“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负责人称当地政府的确在打“野人”旅游的牌。目前许多国家都很关注“野人”,一些国家科考队也在寻找“野人”,如果我们率先找到了“野人”,将是扬我国威的事情。

专家拟在神农架安摄像机找野人 称找到能扬国威

专家拟在神农架安摄像机找野人 称找到能扬国威

神农架自然博物馆内的“野人”模型。

  ■ 对话人物

  王善才

  75岁,中国湖北省“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法人代表兼秘书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人类学家。

  ■ 对话动机

  据报道,日前,“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负责人宣布,将面向全球征集探险队员,以开展对神农架“野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身高2米以上、全身红棕毛发、直立行走、抓住人会大笑不止……自上个世纪以来,神农架就一直流传着神秘的“野人”传说,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在搁置了近30年之后,中国专家重启神农架“野人”考察,引起公众关注。

  神农架“野人”究竟是否存在?这次考察与以往有何区别?是否是一次炒作?成为热议的话题。

  找“野人”得花多少钱?

  打算民间募集1000万

  新京报:这次重启对神农架“野人”大规模科考,进展到哪一步了,全球招募队员的情况如何?

  王善才:这个消息不够准确,我澄清一下。我们“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去年在筹备过程中,就制定了粗略的大规模科考计划。但至今并没有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资金没有到位。

  我们一位副会长罗宝生跟记者谈的是我们资金到位后的计划。目前资金没到位,谈招募会员为时过早,有一些人来报名,我们还没法安排。

  新京报:这次科考的规模有多大,计划考察多久呢?

  王善才:我们预计是3-5个科考队,每支队伍10名以上的队员,重点考察的区域有五六个,比如: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顶、南天门、板壁岩一带,神农架林区燕子垭至桂竹源一带,房县桥上乡一带等。

  只要资金到位,科考可以随时开始。考察要在山里呆较长时间,一次进山也要呆好几个月,整个考察可能持续3-5年。

  新京报:大概需要多少考察资金,钱从哪里来?

  王善才:需要大概1000万。我们不从政府那里要一分钱,打算全部通过民间募集,有兴趣的个人、企业、事业单位都可以捐助或者是合作。

  目前还没有合作的个人以及单位,但有香港的公司表示有兴趣合作。具体何时能凑齐资金,我也估计不好。

  新京报:科考队员都是专业人士吗?

  王善才:协会内部有许多有经验的专业研究人员,比如古人类、动植物专家,我们可以直接从会员中选拔组建两个队。如果组建更多的队,会考虑从社会上招募一些爱好者和科研人员。

  怎么才能找到“野人”?

  山林安装摄像窃听装置

  新京报: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为什么要重启这次科考?

  王善才:我从1974年第一次接触到神农架“野人”后,一直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去年成立“神农架野人考察研究会”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进行大规模科考,揭秘“野人”。

  新京报:你接触过神农架“野人”?

  王善才:比较凑巧。1974年,神农架当地一位生产队副大队长与一个双脚直立的“野人”相遇,他把这段经历告诉了省里下派当地工作组的组长,那个组长就给省宣传部写了封信,说明这个事件。

  省宣传部就把信转给了省电影制片厂,制片厂觉得没法拍电影,就叫省博物馆的馆长去领信。当时我在省博物馆搞古人类研究,馆长把信领来了之后就转给了专业对口的我。

  我就到当地了解情况,并向中科院写了情况汇报,可以说,我是最早研究“野人”的科学家。

  新京报:“野人”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非常热的话题。

  王善才:对。1976年,神农架林区6名干部职工乘坐吉普车回林区的时候,路遇红毛直立动物,随后向中科院打报告引起重视,中科院前后组织了三次科考,但都没有结果。

  新京报:你参加过当时的科考吗?

  王善才:我自己是参加过1976年中科院组织的科考活动的,但那次科考因为“四人帮”被中断了。

  30年间最大的科考活动是1977年的那次,以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为组长,中科院组织了32家大专院校110名科考队员,历时1年。但只是发现了金丝猴,没获得“野人”存在的客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