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记者必读>列表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敲门砖,任何采访,除了记者的现场感受之外,绝大多数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需要从与被访者之间的问答中获取。因此采访中的问题设计、提问技巧,以及时机把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最终质量。提问是一个手段,其终极目的,就是向受众传达关乎采访目标尽可能详细、全面、深入的信息。

央视《面对面》人物专访栏目,提出“接触、交流、碰撞、印证”栏目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该栏目的热心观众,笔者从总结借鉴的角度,试图从历次采访的内容中,就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明确采访主题,提问切中肯綮

采访的第一要义,就是确定本次采访的主题,明确受众希望从采访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就要把这个作为一个“主心骨”,提问要紧紧贴近心目中的主题,为达到目的,不忌讳问题的尖锐性,甚至不忌讳有可能给采访对象带来一定程度的窘迫。

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北京期间,王岐山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市代市长。4月30日,王岐山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情况。会后,《面对面》栏目就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王岐山同志进行了深入的独家专访。

一般来说,在新闻发布会上,对防治非典的工作情况,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那么在此之后的独家采访,该如何体现“独家”特色呢?

栏目记者的出发点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进一步挖掘出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被提及的一系列更为尖锐敏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定是在那个非常时期广大民众最为关注的。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

记:发布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被问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一下子就用排他的方式,把采访的内容做了先声夺人的限定:目前最为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王:……是传染源的切断……如果不能彻底切断,说句实在话,它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战胜这个疾病。

记:困难在哪儿?

王:(阐述了目前彻底切断传染源的必要性和困难)

记:我非常同意你这个说法,一定要控制传染源,但是按照你这个说法,在我这个想像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用略带激将的方式,进一步要求说明具体的举措)

王:不!现在就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才能赢得这场战争,难度在这儿。我们决心在这儿……(以下进一步描述了具体的举措和决心。)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记:你上任的时候,我看了这个数字,当时是300不到400。昨天的数字是2705。

记:(整个上升的势头)跟你的严厉措施这是成反比的,说明什么问题?

记:这是你表示你的一种信心呢,还是确实有切实的措施?

记:你的信息渠道是什么?你怎么能了解最实际最前线的情况?

记:有人很形象地把北京今年的春天,比作一个戴口罩的春天,夏天快要来了,这口罩还会延续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简短而尖锐,甚至是逼迫式的,记者没有因为采访对象的地位和身份而影响问题的尖锐性。因为只有这样紧紧围绕主题而抛开其他顾虑的提问,才能从情绪上调动市长的陈述激情,准确而全面地向大众传达政府在疾控方面的具体策略、资源调配,以及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决心,整个采访非常成功,播出后的实际反响也非常强烈。

二、同一主题多角度提问,深层次挖掘

在采访中,设定了一个主题之后,如何具体实施,如何用提问的方式达到预想的目标,也就非常有技巧性。如果把采访对象心中之所想比喻成一个矿藏,那么提问就是挖掘的铲子。如果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那么得到的必定有限,如果能够多种角度、层层递进地深入,就能够就既定的主题充分挖掘出足够多的信息。

中国女排在2003年重获世界冠军,《面对面》栏目记者在采访主教练陈忠和的时候,有一个主题是关于“上任伊始,如何组建新队伍”的。采访片断如下:

(1)记:你把所有的队员都换掉了。

陈:基本都换掉了。

(2)记:为什么呢?

陈:为的就是2004年奥运会或者是更长远的一些比赛。

(3)记:但是我相信前一届教练挑的队员也都是很高标准,个个也都是很优秀的选手……

陈:作为我可能会更超前一点……地方上来的教练,会考虑上任一年内成绩不能太差,所以会留住好的球员,把今年先度过。但是我组队的第一想法是,我挑选队员不能走弯路,不能第一年第二年用的队员,第三年不用,这就是走弯路。

(4)记:但这样做风险很大啊,等于是从头再来。

陈:风险大收获也大。

(5)记:有没有个人的因素在里面?怕老队员自恃功高,尾大不掉,会压不住?

陈:这倒是没有。

(6)记:那么你通过什么标准来挑选队员呢?你想组建一支怎样的队伍呢?总体的构想?

陈:……

就这个采访主题,比较一般的思路可能会是(1)、(2)、(6)的采访顺序,比较平直地询问组建队伍、挑选队员的思路,采访对象可能也就据此做答。这是正面的提问。

但是,记者中间穿插的第(3)、(4)、(5)个问题,确实是作为观众完全有可能想进一步了解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从侧面(问题3)甚至是反面(问题5),进一步挖掘的信息。而恰恰是这几个问题,带出来的信息量更大,更有价值。

三、保持思考和质疑态度,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

在人物采访中,记者往往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境地。采访对象在公众的心目中,一般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位,有先进模范、犯罪分子、大众明星、知名学者等等。但是,人性是复杂的,他们所经历的事件也可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要向受众展现血肉丰满的人物,或者是一个事件的真实面目,采访者就应该保持思考的习惯,以一种质疑的姿态,和采访对象之间形成互动的交流。

从另一方面看,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采访者之间是否能够形成思维的碰撞。如果采访者的提问陷入一种思维定势,在交流过程中没有积极思考的习惯,无法抛出能够刺激采访对象谈兴和表达欲望的问题,整个采访就可能在平淡中按部就班地结束,缺乏兴奋点和精彩的片断。

互动交流的形成,质疑是一种手段。质疑的提出,可以使采访对象感受到采访者是真正地投入在探询中,而不是简单地“你问我答”,从而使谈兴得以延续或者助长,对问题的阐述就更加丰富而全面。

在《面对面》记者的采访中,质疑是一个普遍可以感受到的存在。试看如下几例:

1.2003年成龙因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在颁奖典礼之后,成龙接受了《面对面》记者的采访。

记:大家很欣赏你为大家所做的一切,但是我也听到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成龙施予别人的爱,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记:站在受施者这个立场,希望施予这一切都是真心的,可能有些人不是这么做,我可能送一些东西给你,但是我是一个另外目的,商业的目的。成龙有没有呢?

记:是因为你太有名,太有钱你才做这些,你没有这么有名,没有这么有钱你还会做吗?

2.2004年,《面对面》记者采访创办《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方舟子这位留美中国学者频频揭露国内的种种学术造假骗局,对盛极一时的“基因皇后”事件、核酸营养、脑白金等等提出了强烈质疑。

记:(“基因皇后”的骗局)跟你有什么关系?众人皆醉,我方舟独醒?

记:那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记:那如果站在市场的角度上来说,那就是消费者愿意掏钱买,所以虚假或者真实应该是消费者说了算。

(有必要去质询或者干预吗?)

记:本身可能这个药不一定是很有用的,但是对病人精神可能起作用。

(难道就一律否定它的价值吗?)

记:那你把保健品一棍子打死了。

(这样评价保健品合适吗?)

四、对于专业性强的采访,要放低姿态,谦虚提问

在进行专业性强的采访时,采访者的使命就是要替受众提出他们想要提出的问题。基于这一点,采访者就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常常表现出“一点就通”的姿态。否则,就可能使采访对象无法把知识表达清楚。

受众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所以采访者在心态上不能耻于提出“浅”层次的问题,因为这些貌似低级的问题,往往是在大家心里意欲探究的最基本问题。

中国的古琴艺术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单。在此次会议召开期间,《面对面》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中国琴会和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吴钊。在采访中,记者请教了一系列有关古琴艺术的问题。

记:古琴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呀?全国范围来说现在懂琴的人有多少?

记:乐器我们还有古筝,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为什么是古琴(被列入)呢?

记:它怎么会有这种(代表个人情操的)作用呢?怎么会把它跟情操联系起来?

记:从你们弹琴者这个角度来说越老越好吗?琴的好坏怎么来分辨呢?

记:(材料对琴的影响)会不会是一种心理作用呢?

记:那一百个人(根据曲谱)可能有一百种弹法,它(曲谱)有什么科学性啊?

正是记者这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使老先生不仅就古琴,也不得不就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而这些预想之外的信息,如果没有这样执着的提问,是无法得到的。

关于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问题,新闻专业范畴中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之谈。本文的内容,是从实际采访案例出发的分析和体会,从而达到从同行的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的目的。                  (大众科技报 记者 王富亮 收集于网络)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bd3b0010007pw.html) -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_北溟鱼_新浪博客
推荐阅读
图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