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女记者Diana Walker(戴安娜·沃克)出了一本新书,书的英文名很长,Public and Private:Twenty Years Photographing the Presidency,中文可译为:公共与私隐——拍摄总统20年。
200页的书令我最吃惊的是,天啊!她怎么能拍到从福特到克林顿五任总统的私秘一面,包括他们的种种趣怪丑态。白宫绝对不是一个容易进出的地方,美国总统只让你看到他想要你看到的一面;想撞见他们的傍徨痛苦嬉笑怒骂,没门!
但沃克做到了。这无非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她跟历任最高领导们混得特别熟,熟到毫不设防,总统们对她毫不避讳,她对他们了如指掌。做记者到这份上,无疑有资格耍大牌了。
事实上沃克的起点很低,入行做摄影记者前干了十年的零售杂货店,但以她的勤奋聪慧,进入《时代周刊》后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和定位。在老布什主政时期,她成了第一个被允许整天泡在白宫的记者。
想起著名战地记者罗拔·卡柏(Robert Capa)说过:“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即是走得不够近(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这句简单的大白话竟然成了做新闻的金科玉律。不管是拍是写,对采访对象最好有零距离的接触和刨根问底的好奇。
沃克拍的照片多数在《时代周刊》登载过,但今次书中仍有不少从未亮相的"私人珍藏",我看见1983年里根在为到访的英女王设立的国宴上,不知何故笑得见牙不见眼;克林顿与希拉莉互相嬉戏动手动脚……沃克让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总统等待21响礼炮时的表情。
照片中还看到另一个大牌记者的熟悉身影:克郎凯特(Walter Cronkite)在白宫做完 CBS Evening News之后,与里根及他的幕僚们端着酒杯闲谈,笑得前仰后合,你完全不觉得这个记者与领袖们在权势地位上有任何区别。做了31年电视记者,虽说还带着密苏里乡音,他被评为“美国十大最有影响的决策人物”。基辛格在担任国务卿时说:“当我要论证一个观点之时,克郎凯特是我第一批要召集的人。”
在我印象中,采访各国首脑而把自己的名声玩得如雷贯耳,当推“世界第一女记者”美誉的法拉奇。这位意大利人原来是娱记,专跑影视圈新闻,后来给自己定位,专访国际舞台上咤咤风云的人物。当然,初期要约见伟人可不容易。为了通过西哈努克亲王去说服周恩来接受她的采访,她对亲王承诺,若能成行,她到北京时定会捎带两公斤鲜奶油鹅肝。当时由于文革动乱,她没有实现愿望。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中国方面同意安排她采访邓小平。“文风酷似男人”的法拉奇,给邓小平提出了很多在当时颇为尖锐的问题。她上来就问:“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真的?”“邓小平先生,你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问得犀利,答得精妙。中国一代伟人与国际新闻界“政治采访之母”高手过招,进入棋逢敌手的最佳采访状态。采访过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黎德寿、武元甲等数十名国际领袖的法拉奇事后说,不少人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但对邓小平的睿智与稳健,却是由衷折服。值得一提的是,邓对这次采访亦很重视,并把有关文章收入自己的文眩
法拉奇绝对算不上“美女记者”,1.55米的个头,长期叼着烟打稿,做了40年新闻告老的时候,己是满嘴黑牙一头灰发。但她穿追猛打、惊险刺激的提问技巧和政治智慧,令同行们自叹不如。美国新闻专业的教科书,甚至出现“法拉奇式采访”这个术语。
哪一天有大人物追着赶着要邀你去采访他的时候,你就从芸芸小记者挤身为大牌了。刚出道时约名人采访要等几年的法拉奇“喧宾夺主”,有基辛格回忆录《白宫岁月》一段话为证:“我接见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虚荣心。她采访过世界上各国名人。我当时刚出名不久,对于能够加入她采访对象的伟大行列感到荣幸”。
记者及媒体的影响力做大了,大人物自会另眼相看。1934年蒋介石在南京励志社大宴群僚,应邀数百高官多为各院、部、会负责人。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首席主宾竟然是当时的大公报总编、著名政论家张季鸾。席间蒋表现出对张“俯就舆情”、推崇备至之态。张以“国士”自居,可以不待通报直接进蒋的官邸见其本人,可见大公报人在当时的影响力。
无独有偶,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采访延安,毛泽东在延安大礼堂设宴招待,入座之前,毛泽东让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坐首席,孔一再辞让,毛泽东再三坚持,于是就坦然坐下了。(大众科技报记者 王富亮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