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科技创新>列表

谁来经营中国科普?



    长期以来,科研与科普之间存在“断层”和“割裂”,科研过程和创新成果不能为公众所了解,科研工作者不能将科技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播给公众,科研机构不能向公众开放,导致公众认为科研过程很“神秘”,科研成果很“高深”,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种种困惑的缘由,往往在于中国科普之时市场“有形之手”缺失。

    此时此刻,依靠“市场”,成为中国科普发展的最重要路径。

    美国著名科学电视频道——Discovery和国家地理频道,在本国市场取得成功,成为主流媒体,同时在百余个国家用超过25种语言播出大量科教纪录片节目。国家地理频道的副总裁史博恩认为,传播地理知识,进行科学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既有盈利的项目,也有纯粹的公益项目。尽管如此,“无钱寸步难行”,除了政府投资和企业赞助,他们还在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并将之回馈到需要大量资金的科学传播事业。市场压力,催促他们用尽解数,打开科学的坚果,把片子拍得故事性+娱乐性=科普性,尽可能吸引付费观众。

    这些无疑彰显了市场的无限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推动人们不断地对科普形式加以创新,提高科普的成效。科普作家的作品跟社会结合,接受市场选择,则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存发展问题。科普创作应以学术界、民间和市场为主导,政府若“承包”则易变样。出版社从“市长”手中要来科普出版经费,没有盈利压力,就没有推销动力,变成为关系稿出版服务,即使有优秀作品也被埋没在“汪洋大海”之中罢了。

    一直以来,我国科普上演着企业这一重要角色“缺场的大戏”。从科普发展较好的国家看,科普并非没有“钱途”。索尼探梦科技馆每年部分经费的支出,源自索尼公司的公关事业费;赞助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公司,主要是壳牌、通用汽车公司。当各个公司在电视和平面媒体竞相烧钱时,他们通过赞助科普提升了形象,获得潜在的持久的无形价值。这就在市场—企业—科普的链条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然,市场并非中国科普的全部。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未完全把科普抛到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这需要政策上的宏观引导以及微观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倾斜。科普属于教育范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公益事业。科普作品具有商品属性,必须走向市场。“市长”与“市场”握手,通过市场机制投放资金和选购科普产品,必将成为中国科普的时代命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