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时评>列表

“炫富”广告易清,“被富”尴尬难除

房清江

福建等多省整治“炫富”楼盘广告,清理“富人独有”“至尊”“顶级”等词汇。称百姓买不起,开发商高喊“为富人盖房”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月7日《北京晨报》)

看到“炫富”式的楼盘广告,就想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宝安分公司经理陈华伟,在2010年全国人大会期间“语惊四座”的发言:“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啊,你可以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你为什么要到广州和深圳买呢?这证明这个市场还有吸引力。有钱人不想跟没钱的住在一块,没钱的人更不想与有钱的人住一块”。

房产商人大代表的“真言”与“炫富”广告,可谓是互为表里,道尽了房地产行业的“真谛”。“为富人盖房”,尽管浑身流淌着不道德的血液,却是追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毕竟,住房以其坚挺的刚性需求,单一的市场化供给模式,给了开发商将楼盘装扮成稀缺资源的土壤。于是“富人独有”、“至尊”、“顶级”之类的词汇广告,便成了装点这场“盛宴”的油彩了。

当楼盘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奢侈品,对于有钱人来说,或许可以买来 “炫富”;而对于那些甘为“房奴”,拉扯亲友六眷、透支青春岁月的人而言,未必就是为了搏取和富人“一起喝喝咖啡”的筹码,生存的必需有时又不得不让其背上“被富”的尴尬。说到底,“炫富”广告终究只是开发商自斟自饮的一壶美酒,自己咂摸着快感,公众却回味着痛楚。

“炫富”楼盘广告持续泛滥,其实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折射出了现实的贫富差距的鸿沟,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态的裂变。眼红“炫富”既包含着“吃不到葡萄”的酸意,也包含着社会财富崇拜观念的趋同。另一方面,还折射出了住房保障性地位的积弱,保障房无论是建设的规模、供给的量、建设的速度都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才使得“炫富”楼盘广告如此的刺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房价激化社会心态,催生社会丑态,一为内核,一为外皮。“炫富”式的楼盘广告只不过是外在表皮。而潜伏在表皮之下的心理,却如“牛皮癣”一样牢牢扎在公众的心里,在“炫富”广告这只手的挠动下,时不时地触动着痛感。

“炫富”广告易清,“被富”尴尬难除。心病还得心药治,高房价引发的社会心态裂变,更多的还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出作调整,千方百计持续增大保障房的供给量,成为解决公众住房的主要渠道,强化公众对住房解决途径的多样性选择,消弥掉高房价“不能回避”的尴尬。

惟其如此,让更多更具规模的公共保障性楼盘,稀释掉“至尊顶级”的商业楼盘的浓度,多元化住房供给的格局,自然会催生出和谐的心态。届时,“炫富”式广告,莫说是“地球至尊”,即便是“宇宙至尊”,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