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科普>列表

走出科普困境

    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国内却出不来一套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包罗万象、融汇古今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当中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为“钱学森之问”求解之际,另一种声音也在发问:为什么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质极度贫乏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能够出版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既包罗万象、融汇古今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国内却出不来这样一套知识问答书籍?是当下民众缺乏对知识的渴求还是政府不重视科普工作?是中国缺少科普作家还是科普工作曲高和寡?被称为中国科技工作“一体两翼”的科学普及工作现状究竟如何?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刚刚卸任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称中国科协)第七届书记处书记齐让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这个数字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普工作的艰巨性。目前看,我国科普工作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认识问题。”

  科普工作之重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科普工作提到国家兴旺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下称科普法)出台,明确规定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科普方面的职责,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目前,我国科普事业总体上是围绕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下称《科学素质纲要》)开展的。

  据中国科协介绍,所谓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齐让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从目前的3.27%提高到5%。”

  “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还有赖于能够激发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公众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渝生教授,曾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研究第19专题即“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组组长一职,有在中国科学院工作20多年的学术背景和在中国最大的国家科技馆当馆长的经历,对创新文化和科学普及的理解较之一般人有着更深的认识和研究。此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他强调指出,创新文化和科学普及对于先进文化的形成和普及,对于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渝生认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不可或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

  从公众科学素养有关调查的结果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并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国科协前第一书记邓楠公开表示,由于缺乏科学精神,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不少富裕起来的人们热衷于愚昧迷信活动,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成了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这些都说明公民科学素质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提高,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就代表有基本的科学素质。

  受访专家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科普工作肩负重要使命。

  科普工作之困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是《科普法》赋予科普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过去说科普,我们总是在说发了多少书,做了多少讲座,搞了多少活动。其实,科普工作更应当注重宣传科学精神,而这正是目前社会比较缺失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李若梅在中国科协八大分团讨论时认为,“科学精神的根本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社会公众,这种精神都必不可少。”

  “我们要号召科技战线的人员都投入到科普工作第一线去,研究怎么将科普工作、科学道德和社会的道德精神建设结合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向本刊记者表示,“我们还要让科普知识、科学精神转化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由浅入深,激发公众兴趣,更好吸收科普知识。让科学占领生活、生产各个领域。”

  依靠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机构建立起来的“细推青少年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萍认为,“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发达,获取科学知识比以前要容易许多。但现在公众特别缺乏的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些不是单靠说就能培养起来的。培养科学精神,灌输科学思想和方法,最好的对象就是青少年。科普的形式、内容、手段、渠道等各个方面都急需创新。”

  从网上收集出版的图书情况看,少儿科普图书的市场大有前景。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泱泱大国,科普作者寥寥无几,优秀科普作品乏善可陈。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世强认为,科普作者少、作品少的重要原因,是“科普创作难度大,其重要性得不到普遍重视,经常被边缘化,在文学写作和科学研究两头都不讨好、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从事科普创作20余年的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坦言:“写科普作品无名,科普既不能当研究成果,又不能为提职添砖加瓦。同时我们的读者没有阅读科普图书的习惯与氛围,在其他国家销售上百万册的图书引进到国内印数都只会有数千册,科普创作的经济效益根本上不去。像我的《拉家常说力学》一书的稿费仅有几千元,但它却是我20多年的心血。如此一来,无名无利,作者便很少有创作科普的动力。”

  戴世强认为,1950年代以来的非通识教育,限制了新生代科普作者的成长,像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系列性的、有影响的科普著作也就很难出现。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周暨上海科技节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题为《信息技术发展与科学普及》的报告中指出,“用大众可以接受的语言把科学讲清楚很难,并不是所有科研工作者都适合做科普工作者,我们需要更专业的科普工作者。”

  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网CEO嵇晓华表示:“现在做科普最大的困难是科普专业人才的缺失。其实,成为科普专业人才的要求很高,既要有科学背景,又要能写作。同时如何吸引人才从事科普很关键,毕竟这是一份收入并不那么高的工作。”

  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水平的专业科普人才缺乏,是当前科普工作的一大难点。“科普人才严重匮乏,科技人员做科普的积极性调动不够,是当前科普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180.84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每万人口中,仅拥有科普人员13.55人。

  中国科协提供给本刊的资料显示,广大科技人员本是科普工作的依靠力量,是科普作品的源头,但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比如,在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当公众急切想要了解相应的科技知识、消除不必要恐慌的时候,科学家的声音却十分微弱和迟缓。

  近年来,每一个成为热点的科普话题,几乎都是由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引发的,诸如“非典”的肆虐,让公共卫生及健康教育成为热点;汶川大地震引发了有关地震、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热潮;日本核事故及所谓中国出现的“盐荒”,也再次掀起一波与核相关的科普宣传;近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使人们对添加剂倍加关注……与此同时,诘问之声不断:从三聚氰胺、绿豆治病到食用盐脱销、西瓜膨大剂,为什么总是在食品等安全问题发生后,专家学者才出来解答?为什么科普工作总是滞后?

  “这与我国科技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科普的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科协提供的评析资料认为,“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对科技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中缺乏对科技人员做科普的认可激励机制,制约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

  据了解,目前我国科普工作是以政府组织的公益性科普事业为主,企业和社会参与科普事业的还比较少,多渠道兴办科普事业的局面远未形成,缺乏对经营性科普产业发展的支持、引导。同时,科普资源开发水平不高,科普宣传工作的渠道和手段较为单一,广播、电视、网络等主要公众传播渠道的科普内容比较少,对公众的影响力不大。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且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科普设施十分匮乏。条块管理的体制机制也阻碍了优质科普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

  参加中国科协“八大”的专家普遍认为,要提升我国的科普能力,需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结合机制,建立科普投入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和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普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科普产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推动科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当前,要在做好日常性科普的同时,重点做好应急科普、民生科普、前沿科普,“特别要做好科学精神、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和普及。”

  长期从事农村科普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工作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翟晓斌向本刊记者强调,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如何宣传科普,传播科学知识?空谈不行!农业要发展,只有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体现在田间地头,体现在农民身上。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科技惠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

推荐阅读

演绎智慧 惠及民生 ——第十四届北京科博会展览掠影   □本报记者 刘垠 甘勃   &…>>

图文天下